搜索
逊检新闻 首页/ 逊检新闻/

公益普法丨益心为“美”,防患“微整”变“危整”!

时间:2024-12-24

来源:第三检察部

作者:高子越

编辑:牛琳

录入:牛琳

审核:王雪

【字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颜值经济”已成为消费新热点。然而,一些不规范美容机构的出现,无执业医师资格的从业人员、来源不明的美容产品、夸大宣传的医美广告......如此种种,不仅误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而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你是否也曾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App上看见过类似的洗脑文案、促销广告?

  上面的宣传,在爱美人士的眼里都是“心动”与“行动”,而“健康”与“安全”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眼里关注的焦点!

  有群众举报称,逊克县内某美容店从事医疗美容,收取高价的美容项目服务费用,注射成分不明的网红“一针瘦”减肥针。带着疑问,逊克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对辖区内部分医疗美容店铺进行调查走访,并调取医疗美容店铺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营范围登记数据信息和卫生健康局审批医疗美容机构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核实,发现辖区内有100余家美容店铺,服务许可项目均为生活美容,没有被许可经营的医疗美容机构。

  针对辖区内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行政机关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该院立即立案,并联合县公安局对重点美容店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大量用于医疗美容的药品、器械及“三无”美容产品。为了查明涉案美容产品的安全性,该院委托北京某检测鉴定中心实验室予以技术支持和检验鉴定。经检测,送检样品中检测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肉毒毒素”。

  据了解,“肉毒毒素”是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人们常说的瘦脸针、减肥针、除皱针等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美容整形手术中,具有改善皱纹、瘦脸、瘦身等功效。在面部注射后,通过影响运动神经传导,从而放松脸部肌肉,缓解皱纹等,使用时必须由执业医生严格按照使用剂量、专业方法进行注射,否则被注射者有可能出现发烧、复视、出血、呼吸困难、皮肤坏死等情形,甚至还可能导致死亡。目前,我国已将“肉毒毒素”及其制剂列入毒性药品管理,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医疗美容机构、未经指定的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销,药品零售企业同样不得零售“肉毒毒素”制剂。

  该院调查发现,某美容店铺经营者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无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超出经营许可登记范围擅自从事医疗美容服务,并给顾客注射含有“肉毒毒素”的“一针瘦”美容产品的行为可能涉嫌犯罪,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以妨害药品管理罪立案侦查,同时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为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美容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美容行业从业行为,解决没有注册登记的生活美容机构(场所)擅自扩大经营范围、虚假宣传、违规存储并使用属于医疗美容的药品、器械及未经注册(备案)登记的美容产品等问题,该院于2024年11月7日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证员及相关行政单位参加的案件公开听证会,用实际行动保护消费者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在听证会上同步展示涉案证据及物品,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

  截至目前,相关行政部门积极履职,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62人次,走访排查美容店铺(场所)100余家,责令限期整改33家,立案查处违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案件2件,签订承诺书60余份,清除店铺违法广告1家,开展集中警示约谈一次,发布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经营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拒绝非法医美倡议书”、“医美消费提示”,有效推动县域美容行业问题全链条、全过程治理。违规从事医美行为是涉及市场、行政、司法等领域的共同“痛点”问题,惩治单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是我们办案的目的,而是为一个领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照、指引,这不仅是高质效办案的要求,更是我们检察官的责任所在。今后,该院将立足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版权所有:逊克县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黑龙江省逊克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64400